名企动态

九联科技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将进军这一特殊赛道

2025-04-30

摘要  能否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CPS中安网 cps.com.cn】 

  近日,九联科技发布了一则公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公司拟收购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能通科技”)51%股份,预计这一举措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这不仅是九联科技自身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其从传统民用智能终端领域转型的关键一步。

  九联科技业务主要面向运营商市场,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机顶盒、智能路由器、智能摄像头、鸿蒙终端、智能机器人产品、光伏项目等,而能通科技作为此次收购的标的,具备诸多亮点。

  首先,能通科技资质齐全,已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等核心资质。在监视雷达、通信导航与电子对抗领域,可提供先进探测系统、航管监视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数据链系统,该领域技术壁垒高且市场准入严格,其具备一定行业影响力。

  然而,这一收购也并非毫无风险。从资金方面来看,截至2024年末,九联科技货币资金仅2.71 亿元,而短期借款却高达9.09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5.39%。采用现金支付收购方式,极有可能加剧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交易尚需获得国防科工局进行相关审查批准,若未能取得批准,则本次交易可能被终止。

  营收增长但亏损持续

  九联科技2024年年报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全年营收达到25.08亿元,同比增长15.5%,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1.42亿元,尽管同比收窄28.8%,仍处于亏损状态。其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约5.46亿元,同比减少17.45%;归母净利润亏损约5648万元,由盈转亏。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环境及半导体行业下行周期影响,叠加国内运营商市场竞争激烈,九联科技核心业务(如数字机顶盒、网络通信设备)盈利空间被压缩,产品毛利率从2019年的22.61%降至2024年的11.59%。

  不过,作为华为认证级ISV 伙伴,首批OpenHarmony生态战略合作伙伴与OpenHarmony项目群A类捐赠人,九联科技在超高清、工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鸿蒙解决方案,并实现商业落地,长远来看,九联科技鸿蒙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九联科技持续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运营商招标价格战激烈,智能终端业务的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导致毛利率下降。另一方面,其在鸿蒙生态、机器人、信息安全等新赛道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再加上信用减值损失的拖累,使得业绩受到了影响。

  能否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能通科技所在的业务领域展现出了高毛利的潜力,行业平均毛利率超30%,若收购能通科技的交易能够顺利落地,有望改善公司的盈利结构。作为华为OpenHarmony战略伙伴,九联科技已开发49款鸿蒙终端,针对现今国家特殊赛道领域对自主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的需求,鸿蒙系统的国产化优势或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壁垒。

  除此之外,九联科技还可将自身在AI领域的技术积累,与相关业务进行结合,例如,在监视雷达领域,利用 AI 技术提升雷达目标识别的准确性与效率;在通信导航领域,借助AI算法优化通信信号传输,提高抗干扰能力。通过多赛道融合与AI赋能,九联科技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当然,这一愿景的实现并非易事。因为该特殊赛道的业务订单也具备周期长,回款速度慢等特性,对公司资金链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鸿蒙生态商业化进程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接受度与推广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九联科技需要在战略扩张与财务稳健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妥善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结语

  九联科技此次拟收购能通科技,既是公司业务多元化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在逆境中寻求突破的关键一步。若能借资质打开G端市场,叠加鸿蒙生态构建差异化优势,将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然而,资金链紧绷以及行业风险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在2025年这个关键的一年里,九联科技能否凭借 “多赛道融合 + AI 赋能” 实现逆风翻盘,值得市场密切关注。

责任编辑:c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