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

大华股份2021年营收328亿元,增长24.07%,智慧物联增速亮眼

CPS中安网 2022-04-25

摘要 聚焦智慧物联主航道,坚持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战略定位。

    【CPS中安网 cps.com.cn】 4月23日,大华股份(002236)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328.35亿元,同比增长24.07%。

在本次年报发布时,大华股份也强调了智能物联的业务核心。

大华股份将聚焦智慧物联主航道,坚持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战略定位,聚焦城市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两大业务方向。

图片

01.整体业绩情况

从业务结构来看,2021年,“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是大华股份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营业收入为280.4亿,营收占比为85.4%,比去年同期增长21.72%,毛利率为41.4%。

其中,软件业务的增长也比较明显,2021年营收16亿元,同比增收16.29%。

大华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在4月23日举行的业绩说明电话会议上表示,大华股份在2021年,针对国内国外对软件的不同需求而制定了新的规划。

软件业务目前虽然体量比较小,但他相信,通过2022年和2023年的市场开拓、项目回暖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市场体量,2023年,大华股份的软件业务目标突破30亿元的规模。

大华股份将会升级软件、交付能力,构建敏态服务组织,20个省级开发中心,软件定制服务平均开发周期缩短5.1天,2000+个认证服务合作伙伴,大幅提升交付效率和质量。

以区域来看,国内业务营收193.47亿元,同比增长21.07%;海外业务营收134.89亿元,同比增长28.63%。

年报透露,大华股份在2021年优化全球化营销网络,加大客户覆盖。

截至2021年底,在国内设有32个省区级办事处。针对营销端加大客户覆盖投入,中小企业业务持续下沉,行业客户覆盖不断深入,覆盖盲点的客户不断得到挖掘,同时引入多维生态合作伙伴,积极拥抱互联网/物联网模式,全面布局电商、云商以及云睿业务。

在海外全年新增2600余家大华元素/形象店,门店总数达5000家,同比2020年增长112%。在海外拥有广大的分销网络,同时,也直接面对海外中、高端的城市客户与行业客户开展解决方案销售。

为了保障海外的供应顺利,大华股份在海外建立印度、越南两个海外制造中心,在核心物流集散中心荷兰、匈牙利、巴拿马等建立区域供应中心,保障其全球业务的快速发展。

将在国内政府业务、企业业务的应用模式复制到海外,逐步提高解决方案占海外市场收入的占比。

傅利泉表示,海外疫情基本平稳,业务也在逐步正常化,大华股份此前打下的海外营销网络和生态基础正在发挥作用,接下来海外的业务增速将会有更大的空间。

从G端和B端的角度来看,2021年,G端营收58.52亿元,同比增长3.17%;B端营收86.22亿元,同比增长27.61%。

明显看出,G端的增长放缓,傅利泉表示,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政府端的项目需求虽然有,但具备诸多的不确定性。2022年,他相信在国家经济拉动、自然生态、乡村振兴、数智治理等政策的推动下,G端会有新的机会点。

另外,大华股份的创新业务在2021年有了较大的提升,营收28.48亿元,同比增长61.7%,高于公司整体的增长。

目前大华股份的创新业务主要有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智慧生活、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视讯协作及智慧存储等相应业务。

傅利泉表示,大华股份的创新业务起步比较晚一些,增速还有更多发展空间,接下来会作为发展的重点,加载到平台上,加大投入。2022年,希望有三家创新业务的公司营收能突破10个亿。

2021年,大华股份依旧加大研发,研发投入34.52亿元,同比增长15.16%,占营业收入10.51%。自上市以来,大华股份累计研发投入175.69亿元。

除了对传统的视频技术保持投入,大华股份持续加强对多维感知、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平台、机器视觉和机器人、5G、网络安全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化,深化“五全”能力,聚焦价值业务场景,构建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产品与技术体系。

02.2021年做了哪些努力?

大华股份在年报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化视频技术在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进程中不断显现更高的价值,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领域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目前,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整体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虽然企业对数智化转型有强烈的需求,市场空间巨大。但是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需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何以成本可控的方式快速满足碎片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因此,面对千行百业的数智化发展诉求,大华股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客户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共识,随着新需求的不断萌生,新技术升级迭代的不断加速,对研发创新与前沿技术的探索积累和投入显得愈发重要。

但是,市场的碎片化和个性化决定了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规模化效应是一个持续渗透的过程,因此,大华股份将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与投入:

一方面在AIoT感知能力、物联数智平台能力、场景化AI能力以及解决方案的深化能力等行业关键能力上持续保持领先,拓宽护城河;

另一方面不断深化营销和交付服务组织,通过不断缩短与客户的距离,让客户享受到极致的服务体验;

同时,不断培养客户的业务场景使用习惯,提升客户的业务粘性;从而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巩固在行业中的壁垒,保持领先地位。

因此,2021年,大华股份的主要经营策略包括:

01研发精准投入,深化“五全”能力

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保持研发的大规模投入。

02聚焦一线、持续下沉,全面支撑高质量业务发展

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国家一线,持续下沉,深耕客户,加大一线商机挖掘力度,精准匹配战役级的大中后台资源。

国内通过以城市为单元的业务下沉,培训赋能、专项支撑等形式的能力下沉,分层级管理、业务权限下沉,管理决策下沉等,加快一线业务响应。

海外分销下沉做好客户分层分级,精准投入与营销,加强品牌覆盖;集成商下沉主抓重点市场、重点客户,强化下沉支撑体系。

03升级软件、交付能力,构建敏态服务组织

对产品研发和一线服务的组织进行全面升维。多部门协同作战,实现业务洞察、产品研发、方案复制和持续优化的循环。

04推进创新业务发展,打造智慧物联生态共同体

基于对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深入了解,继续发展创新业务,同时,发挥平台优势,从硬件、软件、算法、服务、业务等多维度全面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共建、共赢、共生的智慧物联生态共同体,共同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05打造安全供应链,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高效、智能、柔性的供应链体系

在全球供应短缺形势下,大华股份全面梳理供应链,切实推进弹性备份策略,布局上游产业链优势资源,保障主流产品出货率。

对关键节点验证替代、改版方案,提升物料兼容率,保障供应安全性和连续性,提升产供销集成交付和智能制造能力建设。

03.2022年的规划和战略

同期,大华股份也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2022年Q1,大华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1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亿,同比增长11%。

在2021年10月,大华股份发布了“Dahua Think# 云联万物 数智未来”战略,聚焦城市与企业两大业务战略,坚定AIoT、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战略,夯实“感知、全连接、全计算、全智能、全生态”数智能力基座,释放智慧物联价值,聚联合作伙伴,打造共建、共赢、共生的智慧物联生态共同体,赋能城市数字化创新与企业数智化转型。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

傅利泉表示,大华股份以前是集成项目多一些,现在是以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主,更加注重被集成,跟大量的集成商合作,提高端对端的交付能力,与合作伙伴一起,把智慧物联生态发展起来。

2022年4月,中国移动战略入股大华股份获得证监会批准。大华股份拟向中国移动非公开发行约2.89亿股的股票,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51亿元。

傅利泉透露,双方接下来的合作,存在很多的战略意义,大华股份和中国移动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无论是基础研发还是资本管理、业务拓展等方面,都将会有较大的合作空间,打造一个以资本和业务融合发展的样板。

大华股份介绍,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杭州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建设项目”、“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大华股份西南研发中心新建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不少分析认识指出,双方的此次合作,或许会碰撞出不小的火花,大华股份也将迎来新的腾飞。

年报透露,在2022年,大华股份的重点工作主要有:

01加大创新和核心技术投入,形成核心技术壁垒,坚持AIoT、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方向,形成技术和产品全覆盖,强化解决客户痛点,持续创造价值场景化完整解决方案。

02拓展高价值新场景,突显软件商业价值;构建泛在物联接入能力,丰富体系化业务组件,实现组件高效复用。通过聚焦价值软件,开拓核心业务,抢占领域高地,提升行业格局,实现软件收入高速增长,全力以赴实现2023年软件收入30亿的目标。

03加大创新业务投入,把握创新业务和新兴行业战略机会点,快速打磨产品和解决方案,谋求高速增长。

04优化全球营销网络建设,持续下沉国内重点地市和海外重点国家的业务,深耕客户,夯实一线经营、技术和服务能力,加快一线业务响应速度,精准匹配资源,做厚价值客户。

05保障供应链安全,快速建设低成本全球供应体系,持续提升面向全球市场的稳定高效的供应安全能力和体系化交付与服务能力。落实长沙生产制造基地投产。

06加强财经和IT投入,构建高效支撑体系,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

07深化组织能力,推进经营重心下沉;发展人才队伍,稳健人才梯队、促进管理人才及专业人才的良性循环;深耕高绩效文化,提升组织效能、人均效能;激发奋斗回报,持续推进“员工发展共同体计划”。

08持续强化全球合规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lxy